作为一名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懂得取舍,结合用户的需求,将产品精简化,才会呈现出好的效果,下面这一篇文章主要讲的就是此问题的内容,大家一起往下看,了解更多吧! 一、不取舍,做不了好产品 在日常UX设计工作中,我耗时最多的环节无非就是两个字——取、舍。 作为设计师,我要知道产品最重要的用户群体是谁(毕竟在B端G端产品中,用户角色很多,而且存在网状关系),对他来说最关键的需求是什么,哪些功能是核心,而哪些是次要,甚至是无关紧要的。 说白了,目标明确了,才能分清主次。分清主次了,界面设计才能重点突出,层次清晰。 没有对比,就没有设计。 Edwin Land 而如何“取舍”,在产品设计阶段就得明确。只取不舍,就会把功能做的大而全,把界面填充的满满当当。厚重的产品只会干扰用户对产品价值的感知,即使咱们先不考虑溢出的开发成本是否值得。 二、不取舍,达不成一致目标 意识到取舍的重要性,我们也有些改变。其中一个挺大的进步是,从无效的需求评审(仅讨论功能逻辑)进阶到到有效的需求评审(从论证“需求价值”开始)。 但评审过程依旧耗时费力——在被参与者问到“为什么需要这个功能?能不能砍掉?”时,产品和设计的回答经常是“不能,因为用户可能需要”。 这很主观,不是一个有说服力的论据。 “可能需要”是多需要?有较少可能还是有非常可能?是锦上添花还是没有就不能工作?是少数人需要还是大多数需要?是偶尔需要还是经常需要? 如果产品和设计在需求的合理性、必要性和紧迫性等维度提供了令人信服的论据,大家就不用在泥泞的讨论中消耗这么久。 我用了“泥泞”这个形容词,因为通常为了证明一个尚未立足的“论点”,(不管谁)会甩带出来更多缺乏说服力的“论据”。互相“证伪”的讨论令人疲惫。 关于需求价值的论证,咱们得理清楚边界—— 需求设计者有责任“证实”, 其他参与者有义务“证伪”。 “证实”先于“证伪”。 三、取舍很难 为什么“取舍”很值得一提?因为取舍很难,而且“舍”比“取”更难。或者说,做减法比做加法难,而且难多了。
|
福布斯星光加冕|S&G|SUENO以西班牙睡眠
共擎听我说·创意智造奖|新意互动解码AI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