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万达斥资35亿美元收购了传奇影业(Legendary Entertainment),而阿里巴巴董事会主席马云被指为派拉蒙的可能买家。派拉蒙是维亚康姆(Viacom)旗下的制片公司,由于控股维亚康姆的雷德斯通家族(Redstone)陷入动荡,整个集团处境困难。 北京制片公司华谊兄弟和腾讯与STX娱乐(STX Entertainment)建立了关系,后者是私募股本集团TPG和弘毅投资(Hony Capital)支持的好莱坞制片公司。国有的湖南电广传媒投资了狮门影业(Lions Gate Entertainment)。 除了这些海外收购以外,主要媒体公司彼此之间也在国内展开了竞争与合作。当电影制作和发行公司博纳影业(Bona Film)于4月进行私有化时,阿里巴巴、复星(Fosun)和腾讯都参与了该交易。 中国内地媒体公司在与世界最知名的电影制片公司结盟的同时,也致力于开拓内容表达的新方式。 中国互联网企业(尤其是腾讯)的卓越声望表明,支持原生内容的企业在中国的重要性远超同类企业在美国的重要性。 一些企业正寻求开发一种商业模式,把制作和发行成本控制在好莱坞模式的一小部分,好莱坞通常依靠砸重金开展营销来吸引观众前往影院。 “中国人极具成本意识和数字化导向,”Tang Media Partners创始人唐伟(Donald Tang),“他们会更多地侧重数字营销。”Tang Media Partners的总部设在洛杉矶和上海,主要致力于为影视作品开发内容和提供资金支持。今年6月,该公司在腾讯和CMC的支持下收购了IM Global的多数股权。 黎瑞刚与腾讯之间的关系是现代媒体联姻的完美范例,将腾讯的在线频道与CMC的内容结合在一起。黎瑞刚和腾讯还有很多其他的联合投资,包括在线订票服务娱票儿(We piao)。 黎瑞刚还在阿里巴巴和腾讯的支持下,对智能电视应用相关的硬件设备进行投资——此举部分是为了绕开政府对电视台的控制,由于这种控制,取得必要许可证是不可能的。 中国媒体公司也在大力投资开发影视技术,比如东方梦工厂聘请了300名动画师。中国主要媒体公司的雄厚财力意味着它们既能收购资产也能延揽人才。 但黎瑞刚等中国传媒行业的高管怀有更大的野心。他们梦想着有一天,好莱坞和世界其他地方也会从中国引进内容,从而形成一种双向流动。然而,达到这个目标可能还有一段距离。 “好莱坞有人才;会讲故事。他们形成了一个体系。我们可以买入资产。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有人才和技能,”他说,“我们中国人必须保持耐心和谦逊。” 米强补充报道 中国可能不会完全取消进口片配额 不久以前,北京的街头还尽是叫卖最新上映的热门好莱坞电影盗版DVD的商贩。猖獗的盗版是好莱坞和中国之间发生摩擦的主要原因之一。 另外一个摩擦原因是,在2001年准予中国加入世贸组织(WTO)的协议下,中国每年允许引进34部外国电影。只有包含一定比例的本地制作内容的外国电影才不受配额限制。外国电影公司开始在中国制作影片,以绕开这些规则,标志着好莱坞和中国之间“恋爱”的开端。 对进口内容的限制将于明年2月到期。令人担忧的盗版问题也基本消失,主要原因是腾讯等中国媒体集团现在提供可与奈飞(Netflix)相媲美的、价格合理的流媒体服务。 但进口片配额制度会发生什么变化就不太好说了。 “他们一定会重新谈判,放宽配额,”好莱坞的一位中国投资者预测,“但我无法想象他们会彻底取消配额。他们绝不会允许一个自由放任的开放市场。” 国有电影制片厂炮制出的电影大多是对日本或者西方帝国主义的直白批判或者对共产党掌权之路的赞颂。相比这些电影,好莱坞电影通常被视为更能吸引中国内地观众。 一些中国投资者预测,北京将尝试向好莱坞提供激励措施,吸引好莱坞制片厂在中国制作更多电影,可能的做法是提供税收抵免。 然而,在中国政府思考它们对内容控制减弱之时,美国国会的议员们也在担心中国的资金可能会颠覆好莱坞电影业。 “这种想法太偏激了,”这位投资者说,“我们又不是在讨论购买军事装备。” |
嗨学网怎么样?深耕职业教育,以专业铸就卓
从“微小轴承”到“大国智造” ——平安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