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创业时代,罗永浩是一个非常难得的样本,因为他的身上集中了太多的极端。他创业了,有的人极端看好,但是也伴随着极端的质疑。他的性格就有那么一些极端,他进入的又是一个极端竞争的行当,所以他是一个难得的样本”这是罗振宇在节目开始前对选择罗永浩作为第一个采访对象的描述,他认为罗永浩能够集中代表创业者。这次访谈录制超过8小时,网络最终呈现版本将近4小时,围绕创业、产品、用户、投资等8个方面,罗永浩给出了很多新的答案。 或许你没意识到,今年锤子已经走到了第5年,在这个时间节点为自己的公司打分的时候,罗永浩给出了“七十几分”的分数,他说锤子被很多人公认认为“长板比世界500还强,短板比深圳山寨公司还短”,这些长板短板相综合得到了这样的分数,已经足够好,但离真正优秀的企业还很远。他还表示“短板要通过找人补,一定不要自己去补自己不擅长的事情。” 但他依然认为自己做出的产品是全球最好的,即便很多人不这么认可。他认为现在的锤子的处境就像2010年面对塞班大军时的苹果类似,人们当年认可塞班但苹果坚持了下来,因此锤子“咬咬牙往下走是没有问题的”。 罗永浩也表达了对锤子今年的目标。一直以来锤子被收购的传闻就不绝于耳,而罗永浩再次表示今年锤子的目标是卖400万到600万,并且“无论如何今年是要实现盈利的”。他表示今年发布会后“大概会囤40到50万部的现货,而且我有信心,会在7天之内,把这40到50万部现货全部卖掉,如果一天24小时内卖光,我都不会很惊讶的”。实际上今年开始锤子还开始布局了线下,在此之前也与顺电有过相关的渠道合作。在《长谈》中,他也提到今年会把至少20%的产品从线下卖出去。 谈及锤子科技周边一个重要的群体锤粉时,罗永浩表示“我们一直把锤粉叫锤友。我们能打动他们,一个很重要原因,就是在理念上,在价值观上,我本质上跟他们是一类人。” 谈及自己身上的标签,罗永浩表示“你自己知道的你,和真相,和公众眼里的,你这三件事永远都是三件事,不是一件事。”他回顾了彪悍、情怀等一系列自己身上的标签,并坦承其中确实有误解,比如情怀,他直言“在那个发布会上,全程我就提了这么一句,结果这一句被很多偏文青的这种媒体的记者当成一个事。” 罗永浩表示锤子追求的是差异化,“我们迟早还是能走出一条路,很大的一条路。” 以下是《长谈》罗永浩主要观点实录: 彪悍、情怀……很多标签都与我无关 其实有的时候就是这样,你自己知道的你,和真相,和公众眼里的,你这三件事永远都是三件事,不是一件事。 比如说这些年人贴在我身上标签的那些东西,其实跟我没有特别大的关系,比如说彪悍这件事,是在新东方偶然一个课上,偶尔讲的一句话,但那个传出来以后是传得最广的。对我来讲,我在教书的那几年,试图给学生传递的价值观和我的生活态度里边,其实那个是微不足道的一块。但是它会被过分强调,以至于早年的时候见到任何记者都会问这个东西。所以我一阵我还对这个很反感,后来我就认了,因为就像我刚才讲的,真相和你自己眼里的,和别人眼里,这三件事永远都是三件事。所以很多东西我后来也就认了,没有办法就认了,但是其实跟我没有什么特别大的关系。 情怀也是,我们发第一代的操作系统,那个OS发布会的时候,在那个发布会上,全程我就提了这么一句,结果这一句被很多偏文青的这种媒体的记者当成一个事,然后去讲,讲的话那些偏理科生就觉得很烦,你做科技企业的讲什么情怀,然后拿那个就使劲恶心我。包括我们手机上市以后,他们说你这个手机是白送的,情怀就值三千块,就这个来恶心我们,后来越传越广。 我们今天面临的一些尴尬,是有些讽刺我们的人会拿这个去说事,说这家不是卖手机的,是卖情怀的,这个是一种。 另外一种,我们出去跟人接触的时候,对方想跟我们合作,他误以为我会很好这口,然后他坐下来,比如说他是一个中小规模的供应商,然后想跟我们做生意,他就会坐下来以后先说,我们也是很看中情怀的什么的,说这种试图拉近距离的这种话的时候,我也是很尴尬吧。但是反正这些标签别人贴给你之后,是不是真相不重要,它会一直跟着你走。 我希望一个企业的成功是因为产品成功 在整个人类的电子消费品的历史上,懂产品的老板一个手就能数过来。博朗兄弟是懂产品的,盛田昭夫是懂产品的,乔布斯是懂产品的,剩下那些,比如三星这么牛得冒烟的企业,哪一任老总是产品经理型的呢? 所以说商业成功不是一定要靠产品成功,可以依赖很多其他因素成功,只是在我固执的那个信仰里面,就说我认为消费者花钱买的是产品,所以我总是希望一个企业的成功,是因为产品成功而不是其他的。但是现实世界并不是这样的,所以很多企业都不是懂产品的,却一样很成功。 从这个世界正常运作的规律和道理上讲,消费者花钱买的是产品,肯定不是渠道,或者是你们家广告做得好。虽然客观上会产生这个结果,但是消费者的主观意愿上,一定认为自己买的是好的产品,他一定会认为,在这个价位我买的是最好的产品。实际上消费者为什么会这样想呢?因为他掌握的信息有限。所以如果我们用科学的理性的方式,对这个整个行业的卖和买的关系进行分析的话,你就会发现,常常最成功的企业不是因为他产品做得最好,而是其他的好,比如说市场营销做得好,宣传做得好,广告做得好,然后销售渠道做得好或者什么等等这些东西做得好。就是说商业成功的原因是不一而足,有很多原因。 但没有关系,因为你作为一个企业CEO,归根结底是要找人找钱和定战略方向,你如果能找来人帮你解决你的短板就可以了。所以很多企业老板很粗放,但他企业管得特别细,为什么呢?因为他有一个特别牛的COO,那就是找人来解决这个问题。 今年锤子手机的销量目标是400-600万台 做手机这行当刚开始特别难,但是一旦到达那个临界点,出现一个爆款,之后是有爆发式成长的机会的。 我们今年至少卖几百万台,我们过去单年度最好成绩是一百多万,我们今年能做到400万到600万,我觉得没有太大问题,这是算财年,到明年3月份。 那如果我们今年完成这个之后,明年呢,我们要在那个基础上差不多再翻一倍,在中国能做到一千万台的年销量,基本上可以认为已经是上了牌桌的选手,基本上是这样一个情况。 还有就是说,以前讲说,这个东西一旦成,就很大的原因是,手机行业呢,整个一年是要卖5亿部手机的,是一个一万多亿的市场,这个是很重要的一点。因为你做很多其他东西,比如说我做某个智能硬件,全国一年就卖600万台,不是说你做得不好,市场就这么大,但是手机不是这样,手机卖5亿部。 有一点很多人没想过,在前期呢,作为一个创业公司,我们的直接竞争对手,不是山寨厂,也不是走运营商渠道的那些正在衰落的老巨头,我们都是真刀真枪在公众接受度最透明、最公开的地方跟500强竞争,这个是我们今天面临现状,所以它的难是不言而喻的。 可是如果我们进到一个,怎么讲,没有太多,没有领导性产品,也没有巨头竞争,没有白热化的领域里,我们进去想赚钱是很容易的,比如某些智能硬件领域,但是那些行业如果本身做不大呢,我就没有那么大的兴趣往那样的一个方向上去扭转。 还有就是我个人很向往做一个软件、硬件全能自己掌握的平台型的公司,那我们在手机上是没有机会做成平台型公司的,但是我要在这个领域里赚到足够多的钱,有足够多的人才储备、技术储备、专利储备等等之后,才有可能在下一次平台革命的时候有机会,这也是我一直死守着手机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可是如果我们转做一个小的智能硬件,然后那个领域里比较空白的,你赚的钱,可能今年赚1个亿,明年1.2个亿,后年1.3个亿,它就没有什么太大的意思。 我之所以有信心今年能卖400万到600万,有一个原因是我们之前从来没有按时发布过产品,这个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点,就是我们过去卖了四款手机,所有的命运都是这样,开一个发布会前使劲造势,大家都好奇,吊起胃口,开了一个发布会,包括黑你的人都说发布会开得好,无敌。 然后全网刷屏,微信、微博,我只要打开,到处都是在谈我们。接下来我们没有硬广预算,一个月之后自然传播结束,然后消息就淡下来了,别的公司为什么能够持续两个月热度呢,他有三个亿的预算花在互联网上,你注意,三个亿都花到互联网上,线下一分都没算吗?线下他投了八个亿,线上了投了三个亿。这样的话,两个月全国都在有人讨论这个手机,原因是你花了钱了,我们没有钱,靠自然传播规律,三星期以后基本没有人讨论了。 可是我头两个月所有人在讨论的时候,从来没供上过机器,你知道这事有多吓人吗?我们有天猫的数据,有京东的数据,所有电商数据根据它历史记录,和开完发布会的出货速度等等,它可以大致换算出我们一个机器,可能在他的平台上大概能卖多少,有这个数据。 |
东航织密长三角“接驳”航线网络,7条干线
第十届紫金论电学术研讨会在国网电科院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