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快商业-商业中国门户
热点动态
     
    张晓强:“三去一降一补”要讲战术
    VIEW CONTENTS
    快商业 首页 消费 查看内容

    张晓强:“三去一降一补”要讲战术

    2016-10-31 15:06| 发布者: xiaoka| 查看: 6684| 评论: 0|来自: 互联网
    摘要: 10月29日下午,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论坛在北京举行。此次论坛主题为本年回顾及展望。金融界网站全程直播报道。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国家发改委原副主任张晓强表示:今年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任务是三去一降一补 ...

    1029日下午,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论坛在北京举行。此次论坛主题为本年回顾及展望。金融界网站全程直播报道。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国家发改委原副主任张晓强表示:今年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任务是三去一降一补,去杠杆、库存、产能,降成本,补短版。我们推进三去,在一定程度上去库存、去杠杆、去产能,会使得银行和金融系统的不良信用贷款增加,很多教授都是研究这方面的。这种情况下怎么随着去杠杆大规模的展开,避免去行政化,简单的把金融的包袱率给我们银行系统,有很多事情要探讨。

      以下是论坛实录全文:

      主持人:首先我们想请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国家发改委原副主任张晓强先生给我们解读一下新供给侧我们提出一年来,经济结构,帮我们展望未来一年时间,中国经济突破口。

      张晓强:各位嘉宾、各位老师、同学大家下午好,刚才主持人要求我给大家谈一下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回顾与展望,我按这个要求谈一下我个人的体会。去年的中央经济会议突出强调了要推进新供给侧的结构性改革把具体任务今年三去一降一补,去杠杆、库存、产能,降成本,补短版。应该说这种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并不是今年才有,比如我们的短版,液晶平板展示,高端智能手机,前几年我们的企业通过努力取得了一些成绩,对我们优化产能发挥了作用。全面提出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今年以及今后一个时期作为重中之重在经济工作中加以推进的。基本表述都认为今年一方面是总体经济,一方面是新供给侧的结构性改革开局良好,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但是还需要作出更多的艰巨的努力,我想我的回顾和展望按照两部分简单向大家做一个介绍。

      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怎么看?围绕这种大任务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去产能矛盾最突出的是煤炭和钢铁这两个行业,这两个行业到9月底,按照国家发改委的公布,已经完成了年度确定的去产能目标的80%。钢铁年度是要4500万吨产能,煤炭是去2亿五千万吨产能。目前看年内完成这个目标是可以的,相应反映在生产的量上面,19月煤炭的产量24亿4亿吨,同比下降11%,同时带来煤价的快速上涨。粗钢6.04亿,同比增加了0.4。去库存的8月末规模企业的库存,连续5个月同比下降,9约莫商品房库存连续7个月减少,一会儿会介绍房地产这个数怎么看。

      从去杠杆的角度讲,一些工作在做,但是大规模,大家知道国务院刚刚印发了关于积极稳妥降低企业杠杆的意见,以及关于市场化债权转股权的意见,后一段这个措施到位力度会大一些。总体来看通过一些努力,大体到9月末中国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覆盖率59.3%,这个率和去年9月的率基本没有增加,去年是56.4%,大体稳在这水平了。降成本的角度,政府退出力度比较大的,营改增。到7月末营改增总体希望给企业减幅5千亿,到7月末2100亿。再比如说降低企业成本,降低电价,这个是到位了,工业企业的电价每分降2度。至少名义是稳定在一个比较低的水平。降低社保这样一些企业的负担在推进中,先降低企业失业保险费里,正式实施工伤保险有两项费率降低的工作。

      去降补短版是重中之重,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都说供给两面都面临问题,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核心装备高端商品严重以来进口,作为汽车生产大国,乘用车1765万,同比增加14.8%,在这样的一个基础上还有这样一个增长。自动变速箱中国严重依赖进口90%,做不了。再比如说信息化,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互联网+都认为是新的增长点,但是它的一个核心硬件产品,大规模集成电路我们严重依赖进口。总的进口4.74万亿,负了2.3%。但是我们进口的集成电路1.06万亿人民币,同比增长5.6。一个单项产品占全国进口的14%。进口第二类的是原油,虽然前几个月原油进口高达2.84亿吨,同比增长14%。集成电路是第一项,第二项是原油,原来说保障原油战略安全,进口金额是原油的两倍,大大的一个短版摆在这儿。

      再比如说我们说需求大,供给不能解决,十一黄金周5.93亿国内旅游人次,增长了12.8%,和去年同期相比。著名经典人山人海,把万里长城永不倒,叫万里长城被挤倒,挤的焦头烂额,难以适应丰富多样化大量需求。我们到现在解决不了的奶粉问题,医养结合,有大量购买消费需求在国内的不到有效的供给,这些问题很突出。今年以来在短版方面还是做了一些方面,动能转换。比如说我们现在要依靠战略新兴产业(爱基,净值,资讯)的增长,而不是传统产业。战略新兴产业前三个季度增加值10.8%,比规模企业高了4.8个百分点。我刚才提到集成电路严重依赖进口,国内在发力,18.2%,国内同比增长,比进口还要快一点,慢慢依赖度降低。中国的手机国内市场排名最优先的,全是国内品牌,华为、OPPOVIVO,三星在市场销售被挤到后面。也是一个快速发展,经常提的就是电子商务19月网上商品的零售额2.8万亿,同比增长25.1%,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比额上升11.7%9个月的件数是210亿件,同比增长54%,比去年全年提高了。

      在服务业大家都知道,前三个季度增加值7.6%,它占GDP的比重达到52.8%,其中战略性新兴服务(爱基,净值,资讯)业的营业收入增加了15.3%,高了5.2个百分点。今年前9个月全国投资42.7万亿,同比增长8.2。我们看行业差异是比较大的,产能严重过剩的钢铁和煤炭行业,他们的投资前九个月统计分类是煤炭和黑色有金,分别是20.926负了。短版一些行业包括电器机械,计算机、电子,道路运输以及公路设施,12.1%11.5%1523.6%,在投资行业看到短版的力度在加大。这就是以上我从五大任务角度看,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举一些数据和实例来说明一下。

      第二部分就是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还需要持续不懈的努力推进。因为这不是一个短期能够完成的任务,至少整个十三五五年击键都要下大力量加以推动。像煤炭、钢铁今年完成了今年的计划、目标,钢铁现在希望十三五去产能,是去到1亿五千万吨,煤炭预期十三五期间落后产能淘汰5亿吨,通过兼并充足减调5亿吨,是十亿吨,今年完成2亿五千万吨。而且剩下的骨头越来越难啃,9月份到淮北矿业集团调演,煤炭枯竭型的城市,职工从10万减到6万,按照资源枯竭退出再去产能测算,这六万人今后三年去掉2万人,我究竟怎么转型,怎么调,度过这个困难,压力非常大。

      再比如说我们老讲解决高端装备制造等等这些行业的短版,必须使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我们的现状2005年规模以上工业研发占营业收入的比重是0.92,相当于国际先进水平的一半50%。企业的这种创新获利还仍然没有充分发挥出来。

      我们讲要能够努力的实现好绿色发展,有效的淘汰高污染、高消耗和低质量的落后产能,也要加强发展清洁能源。但是这些大家能够看到,稍一市场有反弹,往往最先恢复的是高污染、高能耗、低成本劣质的小工厂又恢复起来了。节能环保的力度不大,13年大雾霾引起全国社会的关注,取得了进展,大家要想真正做好还要付出非常艰辛的努力。两周前风少,马上北京、河北26万平方公里又是一个大雾霾,要靠严格的环保指法,要靠技术进步,要靠发展新能源,要靠中央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参与,绝不是很简单能够达成这样一个目标。我们推进三去,在一定程度上去库存、去杠杆、去产能,会使得银行和金融系统的不良信用贷款增加,很多教授都是研究这方面的。这种情况下怎么随着去杠杆大规模的展开,避免去行政化,简单的把金融的包袱率给我们银行系统,有很多事情要探讨。

      比如说刚才李稻葵教授讲到房地产怎么看,前几个月措施很多,限购什么都取消了,大批资金涌入楼市,楼价暴涨。实体经济的不到支持,十一二十个城市调控,各种方法一出,大家忐忑不安,买了觉得没有底,究竟怎么弄。我觉得很值得总结静音,去库存,我对这些措施通通减少,我去了,你出一些将来很为难的问题。

      我们现在强调去库存比较重视,工业品的库存,商品房,中国的粮食库存已经是一个非常大的数字了,大批的粮食压在库里在变质甚至孵化。秋粮要上市,粮价上不去影响农民的收入,这个方面的工作还有很多,很多人没有专门推解决粮食去库存的问题,12连增,怎么办。

      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很多硬骨头要去啃,对此需要我们在用的财税政策,产业政策,技术进步这些更有针对性,更加有效,但是我想一定要注意一点。我们不能仅仅围绕三去一降一补,从经济方面,从这些方面发力这是需要的。但是一定要和深化改革紧密结合。你说今年的三去一降能取得一定的成绩,推进饭馆改革,推进商市经济改革等等密切相关的,今后实现这些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上作出更大的努力,重大领域关键环节的力度。比如说去杠杆,企业杠杆率高56.3%,你纷纷看所有制,最高的是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9月末他的杠杆是60%1.5比民气高的多。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建立一种市场条件下企业制度,最后政府替我兜底,这论去完了,过后几年还会出现问题。

      最后我们要使得我们的金融更好服务实体经济,必须加强金融监管和银行体系的改革。今年民间投资很多,大家很关注,怎么调动民间投资的积极性,必须在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和市场准入,对垄断行业改革,以及深化改革的层面下,使得民营投资的积极性真正的调动起来。另外我想大家都理解的,今天有很多人谈国际,中国已经深入了融入了经济全球化。全球经济复苏,外贸连续五年增速低于全球经济的增速,保护主义抬头。所以这种情况下外部大环境的改善,绝非一国之力能够解决,必须在主要经济体,宏观政策协调,在全球经济直隶,货币经济体制共同努力,才能在外部环境方面,使得世界经济有一个复苏向好,以上是我谈的简短体会不当之处批评指导。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Copyright   ©2015-2024  快商业  Powered by©Discuz!  技术支持:DEAN     ( 粤ICP备19068152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