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快商业-商业中国门户
热点动态
     
    董明珠:与格力生死相依 称自己从来没有判断失误过
    VIEW CONTENTS
    快商业 首页 消费 查看内容

    董明珠:与格力生死相依 称自己从来没有判断失误过

    2017-3-7 09:21| 发布者: xiaoka| 查看: 11072| 评论: 0|来自: 中国企业家
    摘要: 一群身着统一蓝色制服的男男女女,潮水一般从马路对面匆匆而来,涌入珠海格力电器总部,一会儿的工夫,身影就消失在高楼厂房中,这个足有150个足球场大的家电制造王国,每天“吞吐”近3万名员工,百余辆大巴车早晚十 ...

    强势的董明珠也有温柔的一面(摄影/邓攀)

    “领导把小事管好了,企业就没有大事了。”董明珠说,而她管理小事的方式,就在于“挑错”。所有格力产品的外观都要经过董明珠的审核,如果觉得不漂亮就要打回重做;即使在偌大的车间,空调温度有一两度的变化,她也一进便知。

    毫不夸张地说,如果董明珠在企业坐镇,整个厂区的神经紧张度都会陡然增加。

    “要求高、标准高,这一点确实让大家的压力很大。”望靖东从2002年就进入格力,是和董明珠共事十多年的老员工,“要求一个事,就要马上做。上午布置的,下午就要出结果,是没有任何商量余地的。”

    “她会经常发脾气吗?”

    “发脾气的时候很多啊。她的容忍度比较低嘛,所以发脾气的门槛也是比较低的。”望靖东说。

    董明珠也毫不掩饰自己火爆的脾气,在《鲁豫有约》的节目中,由于员工没有准时安排好车,董明珠马上就发怒了,“不把你们撤了才叫怪!”即使已经下班了,在车里看到员工边走边用手机,她也会嘟囔一句“这样对眼睛不好”。

    “重复的错误,低级的错误,她是很难容忍的;如果是原则性的错误,她会发很大的脾气。”望靖东说。

    董明珠曾把自己的管理概括为一个“狠”字,对员工狠,对自己更狠,提到对自己的要求,她说,“管理,不允许犯错,战略,不允许犯错。”

    2001年,董明珠刚刚上任格力的总经理,淮地分公司就出现了高管内乱事件,地方负责人欺上瞒下,将公司利益暗自输送给自己和部分股东,远在珠海的董明珠开始并没有觉察此地的异常,直到事态进一步恶化。在《行棋无悔》一书中,这位公认的“铁娘子”回忆了那个时候纷乱的局势,彼时如果处理不当,将会对格力的经销体系形成重创。

    那个时候的格力,只有6000名员工,而今,格力的员工已经超过了7万人。在一次采访中,董明珠曾经提到一件小事,以前格力园区有垃圾桶,可是垃圾还是随处可见,后来干脆把垃圾桶都撤掉,颁布一条规定,谁扔垃圾开除谁,结果100多万平方米的公司里反倒彻底清洁了。因此,她觉得一定要强调制度,“100个人,如果各自乱走的话,那肯定不成队伍,就要像军人一样统一步调。”

    “制度建设里面最重要的是什么?”

    董明珠:“领导者也要融入其中。”

    “怎么理解?”

    董明珠:“你自己首先要遵守这个制度,如果作为领导者破坏了这个制度,你再训斥也没有用,只有身先立行,之后怎么训斥他,他都觉得应该的。”

    有人把董明珠称为家电女皇,这不仅仅是因为格力在市场上的江湖地位,有一部分也是因为董明珠的“大权在握”,如今,卸任集团董事长的她依然在格力电器身兼董事长和总经理双职,连她自己也不避谈“集权”,“在决策上一定是集权的,但在执行上,是分权的。”

    这套机制如何来发挥作用呢?望靖东在采访中谈及一个故事,在滑铁卢战役中,拿破仑把1/3的兵力都分给了格里希元帅,派他去堵截普鲁士。后来,即便滑铁卢的炮声都传过来了,格里希手下的将军都不断劝说要调转马头回去增援,但是他却坚持执行拿破仑的命令。而如果他能够随机应变的话,胜负就是另外一个局面了。

    “在面对复杂的局面时,负责人也要根据战场的变化随时调整战略。如果事事全部去请示,去汇报,其实也是不负责任、没有担当的。”望靖东说,“有些事情,董总也在了解、学习、提升的过程中,这个时候我们也要不断去解释,去说明。如果解释充分,她是可以接受的。”

    不过,在原则性的问题上,则没有任何的商量余地。

    “年轻人都很有激情,都急于成功,所以往往做出的决定,都有点急功近利,这一点我不是太认同,我宁可输,也不愿意那样去做。”在谈到最近她参加的一档真人秀节目中与搜狗CEO王小川的分歧时,董明珠说“依靠破坏规则的方式去赚取暴利是一种错误的商业观,节目应该避免这样的价值导向”。

    “坚持原则的情况下,结果不好也没关系吗?”

    董明珠:“可以这么说。”

    博弈

    每天五点半,格力厂区的广播如时响起,员工稀稀疏疏地走出公司,这是最早离开的一班人,更多的人会留在这里直到深夜,格力的大巴车间隔半个小时一趟,一直到晚上十二点才会送走最后一批。

    从一个企业的生命周期来说,二十多岁的格力已经进入了成熟期。就像一台系统精密、流程严谨的机器一样可以自如运转。董明珠说即便她出差在外,格力的监督机制和实行制度也能够保证这家企业正常运行。但如今格力需要的是突破。

    “循规蹈矩地运转肯定可以,但是,现在其实要做的是能发现问题,我的角色如今不是再去讲怎么做,而是尽可能去找问题了。”

    而且,这个企业或许也还没有成熟到能够自我保护的地步。2016年的险资举牌,就让格力电器经受了一场虚惊。

    “没什么好惊的,格力又不是万科。”董明珠在接受《中国企业家》记者采访时表示那个时候她并没有丝毫的担心。

    但是格力其他的员工却没有这样的淡定,望靖东谈起当时的情形,就表示公司很多人还是挺担忧的,对方的目的是什么?资本进入之后会带来什么影响?万科、南玻的前车之鉴就在眼前,格力会不会也重蹈覆辙?

    “我觉得这个事情放在任何人身上,肯定是有压力的。如果董事长和掌舵人,也去谈焦虑的话,那么这种情绪在下面就会更放大了。”望靖东说,那个时候,董明珠就告诉他们,天塌下来,首先是她顶着。

    1月18日,深交所网站披露,董明珠在1月16日增持格力电器13万股,这已经是其在一个月内第二次增持;格力其他三位高管也分别在2016年底进行数目不等的增持,四人相加总计近4000万。这会是一种有意识地增强管理层控制权的集体举动吗?

    望靖东否认了这个解释,“还是出于对企业前景的看好,数目也不是很大,还上升不到强化控制权的高度。”

    在很多场合,董明珠都谈到自己与格力的那种“生死相依”的关系,对她而言,董明珠就是格力,格力就是董明珠,但实际上,董明珠在格力仅占0.74%的股份,珠海国资委100%持有的格力集团占据18.22%的控股地位;对比方洪波,其在美的的持股比例达到了2.12%。

    一直以来,格力集团与格力电器之间的关系就很微妙,“父子”矛盾更是不断升级,2016年11月,董明珠辞去珠海格力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董事、法定代表人职务,这也让一些人猜测,这是否也会是董离开格力电器的序幕呢?

    博弈局势在不断变化,随着双方筹码的变换,平衡也会被打破和重建。一位离职员工在接受媒体采访的时候说到,出事情的时候,大家都会骂董明珠,但是要选择谁来主持格力大局,还是会选她。“除了她,还有谁呢?”

    这也是2018年格力董事会换届的时候,股东所要考虑的问题。 

    123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Copyright   ©2015-2024  快商业  Powered by©Discuz!  技术支持:DEAN     ( 粤ICP备19068152号-4